前言

被20週年甜瘋之後的自行找虐系列。

素材是剛先生Tu和Grateful Rebirth以前的歌詞,包含即興。


之所以說「以前」,是因為現在的剛先生,某種程度上似乎已經與過去和解。

「街」裡一身是傷的不馴的少年,顛撲好長一段路,終於來到了可以自由呼吸的天空。他孤獨依舊,卻不再為孤獨所惑。因理解到真正的自由來自於心的完整,剛沐浴在溫柔的金色陽光裡,回到了愛與被愛的原點。


作為音飯之外,我內心的KKL更私自想像著和解的或許不僅如此..。河馬之後,剛先生或許第一次,真正跟曾經讓他在夜裡反覆流淚呼喚的那個人好好在一起了吧。是捨棄生死的放縱,也是走過了歷史(時間),對天命的豁然。


我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覺得剛先生歌詞微妙深沉的人。

本篇只是枯燥而了無新意的記錄,冗長的條列出「我覺得具體到底哪裡微妙」,如此而已。



***「真人衍生」注意***


真人妄想衍生

J禁。現實向(大概)

文本分析什麼的,一切都是腦洞。

很雷

慎入


PS:本人重度 KKL/KKH 傾向

屬於真心相信ftr在現實世界裡存在戀愛關係的....腦殘大齡loli?(自己講出來好恥..)

總之雷到炸。請自行評估能否接受再進入


我對KKH的自我定義詳見病人絮語


以上。












---





我想先說結論,這樣比較簡潔:我認為剛先生的歌,真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寫給那一位堂本光一。


如果說一個創作者每次下筆前都要有清楚的計畫,把哪些歌作為什麼目的,「寫給」哪些人等等,似乎倒因為果,也太不實際。創作的結果應是情感透過美與直覺的抒發,而若以剛先生最終發表的歌詞來看,他的創作,尤其涉及愛情主題的時候,很大一部分非常可能,以堂本光一為隱藏的傾訴對象。


有時甚至不需對方聽見。在他們最艱難且互相隔閡的時刻,剛的歌像是無法傳遞出去的最後的訊息*,對於永遠不可觸及的收件人,此生無解,除了音樂無以為告。


「那個人」會是光一嗎。光一的形象甚至他的名字,明明是那麼隱晦又大膽的鑲嵌在剛的歌詞中。纏綿,低微。狂放,又故作冷酷。他渴望告白欲死,卻又唯恐被聽見、被聽懂。


....如果這些就是他與光一隔著不可跨越的相方的距離,在至關性命的時刻所思所想的全部。



* 若真實的告別是DK最後的訊息,剛先生的歌未嘗不是他的版本。2002年兩人寫的歌就像明知對方已停用的電郵地址,註定不能接通,於是在石沉大海的黑暗裡瘋狂告白。





提出具體分析之前,有兩個論點是我所有歌詞推論的前提:


1. 作品的內容不一定出自真實,但是作品不可能跟作者的生命觀、價值觀、感情觀毫無關聯


2. 文字創作者在處理類似題材時,經常不自覺中使用特定的表現方式,包含使用特定的句型、詞彙、行文結構。即便該作者能夠同時駕馭多種寫作形式及題材,他依然會有個人化的詞彙庫,文字表現上會顯示出個人的一致性,也就是我們平常統稱為風格的東西。


這些習慣是非常難改的,對於依賴即興發想、直覺式創作的作者來說尤其如此。其中詞彙的部分可以經過統計證明,找出作家(群)專屬的詞彙使用傾向,協助學者鑑別作者有爭議的古代著作,或用來分析某時某地的文學特徵等等。同一位作者在不同作品中若使用相似的詞彙或意象,也經常會拿來互相參照。因為相似的文字表現,一般被認為指涉共通的情緒、概念或經驗,對比參照之有助於更全面的了解作者的創作思想與內在情感,是文學研究中作者分析的重要途徑之一(雖然稍嫌老派...近年聽說還是統計更流行?需要有文學專業的朋友幫忙補充。)


嗯。提這個的意義是?

它至少暗示了兩件事。


第一,剛先生的作詞以詩意、抒情為核心,有許多難解之處,亦不無假託虛構角色的可能,「像小說一樣」*。但是,不管文本再怎麼架空,其中描繪的情感必定是堂本剛「本人」的情感。或者應該說,不可能完全不包含、不透露絲毫本人的內心世界。


第二,所有出現太多次的詞條都值得注意。出現相同詞條的歌曲的內容也應該被對照閱讀。事實上,若將剛先生作詞中重複次數大於3次的詞條彙整起來,會發現他對愛情的描述有一個連貫的情境,包含了特定的(而非籠統的)人物細節。


以此為思考的基礎,以下列出我個人認為訊息量最驚人的條目。




* 2003年,剛為了宣傳第一張solo單曲一個人上MS唱溺愛論。製作單位非常用心的節錄了溺愛論的歌詞印在板子上,談話時塔摩利就跟坐在旁邊的藤井郁彌拿著板子在討論。剛形容這篇詞「像短篇小說一樣」。藤井さん問,這莫不是你內心的願望吧(指想被外表強硬內心瘋狂的女子所愛)。剛似否認又似承認。B站:av1650308

评论(15)
热度(115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甯日野荊 | Powered by LOFTER